南安市医院欢迎您!

医院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9-08-30 发布人:南安市医院

1938年(民国27年)

1月,中心卫生院以溪美“上帝宫”原房舍为院舍,设宿舍1座共10室,厨房3间。

1月,医院配备医疗器械,包括手术直剪4支、手术弯刀1支、手术弯剪刀1支、手术直剪刀4支、角膜刀1支、普通剪刀9支、子弹钳1支、产钳1副、鸭嘴钳1支、有凿血管钳19支、无凿血管钳6支、牙钳6支、中镊子2支、长镊子3支、听诊器、血压计、注射器等。

医院设计、配备木制病床10张病床尺寸:2米,宽1米,床头栏高1.2米,床尾栏高1.1米

2月,医院配备简易手术床1台,人体解剖挂图2幅。

2月,南安县中心卫生院正式由民国政府创办,戒烟所并入院,为中心卫生院附设机构,首任院长蔡鸿恩。

院全院工作人员25名,其中护士(含助产士)1名,食品卫生稽员警1名,设内科、外科、妇产科以及卫生防疫科室。

3月,医院添置子宫钳等医疗器械。

院在诗山、洪濑、水头建立3处分诊所。

 

1939年(民国28年)

1月,医院新增药物疗学1本,蔡鸿恩院长组织医务人员学习药物学知识。

3月,医院添置价值法币1069元显微镜1台。

医院配有助产士3名,开展接生工作,处理少数难产问题。

8月,医院建设面积22平方米办公场所1座,共110室,每间房屋高5米

 

1940年(民国29年)

1月,医院建设面积54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佩玉室1面积65平方米宿舍光华室1座共4面积47平方米第二宿舍13面积36平方米厨房1面积135平方米病室16室。

5月,医院添置办公桌4张,其中五屉桌3张,三屉桌1张。桌高0.8米,长1.2米,宽0.6米。直背椅20张。

 

1941年(民国30年)

1月,医院新增小镊子14支等医疗器械。

莲塘、东田鼠疫蔓延,第三区一带天花流行,医院开展鼠疫、天花防治工作。

 

1942年(民国31年)

蔡鸿恩调任晋江县卫生院院长。

晋江县卫生院院长陈世华调入南安县中心卫生院任院长。

6月6日,南安县中心卫生院依照南安县卫政设施年度进度计划,向码头镇公所发出公函,函请码头镇公所筹募费用并选址呈请县政府派员筹建码头镇卫生所。

南安县中心卫生院改称南安县卫生院。

 

1943年(民国32年)

12月,医院新增电码簿1本。

 

1944年(民国33年)

医院统计卫生院财务费用,会计员叶瑶琨统计出医院全年经费预算,包括购置费法币18 000元整,器具费法币12 000元整,其他财产法币6 000元整,特别费法币11 736元整,医师特别津贴法币1 200元整,技术津贴法币4 536元整,其他特别费法币6 000元整,准备费法币8 433元整,杂支费法币19 000元整,其他支出费用20 000元法币等

 

1945年(民国34年)

医院接受南安县政府拨款法币30万元整充实医院补助费。

南安县鼠疫流行,医院开展鼠疫防治工作。

 

 

1946年(民国35年)

1月,医院证明出资法币160元,挂号费法币139元。

2月,医院挂号费法币39元。

3月,院挂号费法币67元。

4月,院挂号费法币19元。

6月,院缴纳南安县县库1月至4月份卫生事业规费法币424元整。

8月,对医院财产进行登记。

医院对全年事业规费收入进行统计并登记入册。

1月-12月卫生事业规费收入合计法币9 665元整,收费收据合计289张。

 

1947年(民国36年)

1月8日,院解缴南安县县库中华民国35年5月至12月份卫生事业规费共法币9 241元整。

4月,医院对全院职工简历进行登记。

医院全院工作人员22人,其中医师(院长)1名,护士6名(包含助理护士2名、公共护士1名)、助产士3名、稽查员3名(包含助理稽查1名)、诗山卫生所主任1名、助理医师1名、技佐1名、检验员1名总务主任1名、助理员1名、会计员1名、办事员1名、雇员1名

 

1948年(民国37年)

医院建筑财产由办事员陈鸿管理,医疗器械由护士沈瑜瑛管理。

12月,医院增设妇婴卫生室,利用救济物资充实设备。

 

1949年

8月,院周金穆与中共泉州团队、中共地下西溪区城关工作队长陈常山等,保障卫生院财产的安全,南安县卫生院顺利由南安县人民政府接收管理。

8月,医院称为南安县人民政府中心卫生院。

医院全院人员18名,设防疫股,其中防疫人员3,无设病床。

10月,叶景宣任院长,洪伯祥任副院长。

 

1950年

3月,洪伯祥副院长参加南安县线工作,兼任官桥卫生所主任,创建官桥卫生所。

5月,洪伯祥副院长参加支线工作,兼任莲塘卫生所主任,创建莲塘卫生所。

12月,洪伯祥副院长圆满完成莲塘卫生所创建工作,被南安县人民政府授予三等功。

医院有医生5名,护士3名,医生分别为陈世华、叶景宣、洪伯祥、卓如文、周金穆,护士史云霞、陈岫珠、周甘。

医院开展阑尾切除等外科手术。

 

1951年

3月,叶景宣院长响应号召加入南京军区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华东一团,作为医务人员编入该团卫生所。

3月,洪伯祥任副院长、代院长,主持医院全面工作。

5月1日,叶景宣抵达朝鲜平安北道昌城郡(相当于专区所在地)的昌城面(县)俘管处,分配到碧潼俘管处总医院工作。

 

1952年

上半年,院举行三反运动

6月,洪伯祥副院长发表言论,抵抗三反运动,被降职为医务股长。

陈兆丰从北京协和医院调入,管理医院大外科。

 

1953年

医院完成第一次搬迁,院址迁至溪美建安山(困狗山)县政府操场后面。

7月,南安县妇幼保健成立,共3名工作人员,附设在县中心卫生院内。

8月,叶景宣院长获得朝鲜军功章及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疗服务队纪念章各1枚。

医院开展钩虫病防治工作。

医院由陈滔官负责生产龙胆合剂、甘草合剂、解热合剂、驱风合剂、胃蛋白酶等普通制剂。

 

1954年

全院病床5张,主要供产科接生使用。

院重建,院址选择在溪美新华街168号  

上半年,南安县人民政府中心卫生院改称南安县卫生院。

3月,南安县人民政府、人事科、县卫生院同意晋江专署调卫生院陈世华到晋江专署报到由晋江专署另行分配工作

周金穆任中心卫生院院长。

8月27日,苏顺乾任卫生院副院长。

院在门诊楼设手术室1间,配有护士1名。

 

1955年

医院完成第二次搬迁,院址搬迁到溪美新华街168号。

妇产科添置产床、产科手术器械等医疗设备,开展臀位助产、胎吸术、产钳术等解决部分阴道难产问题。

院设立药房。

院添置50毫安X光机1、万能手术床、产床、无影灯、显微镜及外产科手术器械。

医院成立放射科,由叶景宣负责开展50毫安X线透视工作。

 

1956

南安县妇幼保健归并南安县卫生院。

官桥区血吸虫病流行,医院开展血吸虫病救治工作。

叶景宣从朝鲜回国到南安县卫生院首次开展50毫安X线透视工作,一个月后,调任泉州市防疫站站长,医X线透视工作停止开展

 

 

1957年

1月,南安县卫生院改称为南安县医院。

医院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院开始招收妇产科医生

吴乌霞带领医院护士开展儿科静脉输液技术。

医院开展肃清内部反革命分子的运动(简称肃反运动),洪伯祥被列入肃反对象,审查其参加地下党经历及被捕情况。

医院病床41张。

医院把妇幼保健移交给县卫生防疫保健站。

年底,医院选派吴乌霞、吴锦治支援东田卫生院乙脑疫苗注射工作。

医院内科可诊治包括儿科传染性常见病、多发病和抢救危险病人,外产科能做胃穿孔修补术、阑尾、疝气、肠吻合以及剖腹产。

 

1958年

医院把防疫股移交给县卫生防疫保健站。

医院对麻醉药品实行专人保管、专用处方、院长签发处方。

8月,黄和梅由南安县委员会调入县医院任秘书。

9月,南安县增设南安县卫生学校,由南安县医院负责教育工作,为基层卫生院培养卫生人才,洪伯祥任校长,陈秀容担任班主任,教师史云霞、吴乌霞、王凤贤等担任,学员由25名基层选送的学生组成,其中男生2名,女生23名开设课程有护理学、解剖学、生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

经南安县医院审查澄清,不予洪伯祥反动言论结论,取消对其处分,仍任医务股长,未予恢复副院长职位。

医院选择在溪美镇新华街187号南安县供销总社旧址,新建手术室门诊部1座,职工宿舍1座,平屋3座。

医院全院医务人员40余人,其中护士包含助产士12名,病床81张

医院病房紧张,产科病房设立在南安县城人民会堂左边四合院

年底,医院门诊完成搬迁工作。

医院设立中医科门诊、牙科门诊。

医院组织防治丝虫病工作。

年底,吕培在门诊部组建X光室,开展X线透视工作

 

1959年

2月,医院对参加肃反运动人员进行审查登记。

手术室搬迁至病房楼二楼,设手术间2间,分为清洁手术间和污染手术间。

下半年,医院完成整体搬迁工作,地址设在溪美镇新华街187号南安县供销总社旧址。

11月,南安县卫生学校第一届卫生人员学习班学员毕业。

医院全院医疗护理人员40余名。

年底,甲型性肝炎流行,医院开设“甲肝”临时病房3间,共有病床15张,采用中医治疗,由陈孔雅负责治疗,王碧玉、吴乌霞负责护理工作。

 

1960年

傅子钓任副院长。

洪伯祥参加支线工作,辅助东田公社卫生院医疗技术工作,协助建立简易病床20多张。

“甲肝”疫情得到控制,“甲肝”临时病房撤销,归属大内科。

年底,医院设立饮食部,由吴乌霞、陈雪花负责管理医院粮票等事务。

 医院响应国家自力更生号召,以科室为单位,利用医院空地开荒种菜供给粮食。

 

1961年

8月29日,南安县人民委员会注销对洪伯祥的处分,恢复原工资(卫生技术级10级,108元)。

医院开展钩虫病防治知识和宣传教育。

丰州爱国侨胞张振通先生捐赠南安县医院救护车1部。

医院设立门诊中西药房、病区药房,成立药剂科。

医院设立五官科门诊。

医院接受官桥卫生院院长梁奕葵的帮助,派人用手推板车前往官桥卫生院运回3车地瓜救济困难职工。

医院全院病床100张。

 

                            1962年

南安卫生学校停办。

医院医疗队为南安县西溪堤坝建设工人提供医疗服务。

秋季,医院选派洪金令、吴乌霞支援南侨医院秋泻患儿救治护理工作,为期20余天

医院护理工作由总护士长管理下设外科、儿内科护士组长,办公地点均设在医院办公室。

白喉散发性流行,医院应用气管切开术,抢救白喉喉梗阻患儿。

 

1963年

医院成立党支部。

11月,黄文成由南安县商业局调入县医院,任医院党支部书记

 

1964年

医院以晋江专区一院、晋江专区二院质量基础好的制剂室为模式,建立医院独立的制剂室。

制剂室生产葡萄糖等大输液。

9月,南安县医学科学研究所并入南安县医院。

 

1965年

乙脑流行,医院组织防治乙脑工作。

8月,医院选派黄水龙到厦门鼓浪屿医院进修放射科。

医院派出医疗组下基层培训农村卫生员。

妇产科开展剖宫产手术。

 

1966年

5月,南安县开设红医班,在梅山公社及城关公社各开设1个班,每个班级40名学员,由南安县医院负责教育工作,校长周金穆,班主任郑荣执,吴光烈、李贻枝、陈真真等任教。

丰州爱国侨胞张振通先生为南安县医院捐赠100毫安X光机一台、心电图机一架,并捐建平屋一座,做为X光室心电图室和制剂室用房。

医院设立总务科。

医院开展胃肠钡剂造影检查

年底,饮食部由陈宝莲负责管理。

医院职工110名,其中卫技人员90名,病床150张。

 

1967年

医院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卫生事业方针,在临床推广中草药治疗方法,并在门诊左侧空地培植300种中草药,如白花蛇舌草、一枝黄花、艾草、菊花等。

年底,饮食部撤销。

“流脑”高峰期,医院负责收治全县流脑患者,组建“流脑”重症病区和轻症病区,儿科一天收治流脑患儿最高达226人次,医院在病房前空地搭建竹棚做临时病房,缓解病紧张。

 

1968年

狂犬病高发期,医院设立狂犬病抢救组、青草科,由黄水龙在门诊负责组建工作。

南安县基层卫生院治疗抢救狂犬病学习班在县医院举办,由许宗职专家讲解。

医院医疗队由黄水龙带领,彻夜奔赴罗东镇,成功抢救2被携带有狂犬病病毒的病犬咬伤的患者生命,其中1名为哺乳期妇女。

南安县卫生防疫保健站县麻风病防站、县精神病防、县医药公司机构撤销,并入县医院,附设防治组,南安县医院改称工农防保医疗服务站。

9月26日,南安县革命委员会批准南安县医院成立革命委员会李法贤任革委会主任,戴茂珠、刘均达革委会副主任。

南安县卫生局局长马孝良兼任南安县工农防保医疗服务站党支部书记,黄文成任党支部副书记。

医院响应毛主席为人民服务号召,组织下乡医疗巡医组和为人民服务组,下乡医疗巡医组由黄水龙负责,为人民服务组由翁莲芬负责。

黄水龙组织下乡医疗巡医组巡视彭美埔边生产队,发现3岁患儿林孙尖麻疹并发肺炎,有心衰危险,及时通知家属并送医院,经过2天抢救,患儿成功脱离生命危险。

医院为人民服务组被南安县卫生局评为卫生系统“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模范。

 

1969年

1月,第一届红医班学员毕业。

工农防保医疗服务站逐步恢复原有医疗制度。

南安县开办五七大学医疗系,由南安工农防保医疗服务站负责教育工作,黄水龙任校长兼班主任,学员来自基层医生或即将从事乡村医生职业人员,共32名。

下半年,狂犬病得到控制,撤去门诊青草科。

为人民服务组代表卫生系统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演讲团,到石井卫生院、水头卫生院、丰州卫生院等基层卫生单位演讲,改善卫生院人员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医院在门诊部开办制药厂,生产中草药制剂。

12月,南安县革命委员会下达下放南安县工农防保医疗服务站周金穆、吴光烈、梁子锦等31名医务人员有关文件

 

1970年

春节后,被下放的南安县工农防保医疗服务站29名医务人员陆续到达下放单位。

4月12日,方文华任南安县工农防保医疗服务站书记,杨章山任南安县工农防保医疗服务站副书记。

方文华任南安县工农防保医疗服务站革委会主任,杨章山任南安县工农防保医疗服务站革委会副主任

工农防保医疗服务站制药厂生产小容量灭菌中药制剂如鱼腥草注射液、柴胡注射液、黄连素片、一见喜胶囊等及氯霉素滴眼液、维生素B12注射液等西药制剂及胎盘组织液供医院用药。

医院开办农医班,方文华任校长,洪金令、洪惠南任教师,学员由南安县40余名乡村医生组成。

医院开展四肢骨骼拍片,选择性泌尿系碘油造影。

医院医务人员128人。

 

1971年

3月,南安县医学科学研究所从南安工农防保医疗服务站独立出来。

10月,南安县工农防保医疗服务站选派黄水龙到福建省立医院学习心电图和A超。

方文华组织医疗队到翔云公社、眉山公社、九都公社等地下乡,为百姓实施医疗服务。

医院成立传染病专业组。

医院选派林华渊医生参加南安县西医学习中医班研修中西医结合。

检验科开展手工肝肾功能检查。

 

1972年

4月,工农防保医疗服务站黄水龙在医院开展A超检查,该项检查技术在当时泉州县级医院属于领先地位。

5月,工农防保医疗服务站内科医生林忠灰作为保健医生,赴南也门共和国,为援建南也门公路的中国工人提供医疗服务。

工农防保医疗服务站在泉州县级医院率先开展心电图检查,并为基层卫生院及邻县医院提供出诊。

由方文华书记带队,黄水龙携带心电图机赴安溪县为安溪县副书记提供病情诊断依据。

9月,王康铁作为南安县正式代表,参加中央卫生部军管委员会委托省卫生局和北京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在南安县举办的第二期全国中、西西结合针拨套出术治疗白内障进修组,为白内障患者免费治疗。

9月8日,南安县革命委员会将工农防保医疗服务站各合并单位恢复原建制,医院恢复旧称谓,复称南安县医院。

医院成立药检室,安装空气净化空调系统,增加冲片机、塑料薄膜包装机、中药提取机、荧光分析光度仪等设备,对药品制剂进行快速分析、鲎试剂热原检查及家兔试验。

制剂室配制蒸馏水、葡萄糖、氯化钠等大输液。

医院制药厂停止生产。

 

1973年

医院组织医疗队到东田凤巢大队、翔云公社、眉山公社、九都公社等地义诊。

5月12日,县医院调回部分“文化大革命”活动中被清除、精减或退职的医务人员。

10月11日,周金穆任南安县医院革委会副主任。

 

1974年

10月,内科医生林忠灰作为援建南也门公路的中国工人的保健医生,圆满完成任务回国,在南也门工作期间同时为当地人民看病就医,获得当地居民的尊敬和好评。

医院调回部分“文化大革命”中被下放的医务人员

医院选派西医吕良瑾医生到晋江地区华侨大学学习中、西医结合。

医院配有中医师在病房与西医医生协作查房、会诊、抢救危重病人。

医院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白喉、肝炎、肾炎、结肠炎滴虫阴道炎等取得显著疗效。

 

1975年

2-5月,医院与晋江专区第一医院、晋江地区防疫所、福建医学院联合在南安县丰州西山、金浦两村调查中华分枝睾吸虫病,3次调查及门诊共查3134人次,新旧阳性共206人,受感染的主要为儿童。

3-5月,医院与福建医科大学病原学教研组及晋江地区医科所13所医疗及科研单位组成泉州寄生虫防治协作组,选择以种地瓜等旱地作物为主的惠安县涂寨、净峰等4个公社进行钩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查1485例,感染率为35.49%

传染科独立创科,建立传染病病房(含肺结核病房)。

内分泌科吴道聪医生开始使用动脉胰岛素来抢救糖尿病高血糖患者和为1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在当时福建省县级医院中属于较早使用动物胰岛素进行糖尿病治疗。

医院组织医疗队到东田凤巢大队、翔云公社、眉山公社、九都公社等地义诊。

医院吴光烈、黄建章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名老中医,分别带徒,传授学术与临床经验。

 

1976年

依托医院检验科技术,神经内科开展颅内感染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医院组织医疗队到翔云公社、眉山公社、九都公社、蓬华公社、向阳乡人民公社等地义诊。

医院财务与总务分开,成立财务科,下设财务办公室、门、急诊收费处和住院收费处。

 

1977年

4月,黄和穗被任命为南安县医院党支部书记。

周金穆任医院党支部副书记。

6月,调回梁子锦等人员

大外科石成器医生带领外科医生开展泌尿专科业务,开展肾、输尿管、膀胱结石手术。

医院应用茴香治疗鞘膜积液和阴囊象皮肿取得显著疗效,该验方载入《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1978年

南安县医院开设助理护士培训班,班主任黄碧娥,学员由各乡镇卫生院共90余名助理护士组成。

 

1979年

妇产科开展腹膜外剖宫产术。

医院设立护理部机构,办公地点设在医务科办公室。

医院设立共青团团支部。

医院全院医疗和护理人员80余名。

 

1980年

3月8日,南安县革命委员会下发南革综字(80)第六二七号文件“关于为洪伯祥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决定”,为洪伯祥平反昭雪。

9月22日,周金穆任县医院院长。

手术室开始有麻醉专科医师2人,护士增加到4人。

妇产科与外科分开,独立成科,妇产科有医生3人,助产士8人。

门诊设置肠道专科门诊。

福建省晋江地区卫生学校在南安县医院开设护理学分校。

 

1981年

医院吴光烈、陈孔雅与南安茶厂技术组研制的乌龙减肥茶,获晋江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成为出口创汇的产品。

12月,黄启明任南安县医院副院长。

医院组建病案统计室,设专人负责病案管理和统计报表。

 

1982年

3月,医院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

3月,杨纯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福建省卫生先进工作者。

4月,医院选派林华渊医生到晋江卫生学校参加晋江专区西医学习中医班进修中西医结合。

妇产科推广接生新技术,为新生儿做预防接种工作,常规接种卡介苗。

骨科在泉州地区县级医院率先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颈椎骨折内固定术。

 

1983年

王康铁任医院党支部副书记。

    医院积极参加灭“四大疾病”工作,在全南安县范围内消灭血吸虫病。

旅居印度尼西亚的码头公社仙都大队爱国华侨黄仲咸捐资16万元建成仙都楼1座。

11月,医院开始开展创建文明医院活动

黄建章应用子午流注法灸治妇科疾病取得新进展。

 

1984年

5月12日,杨纯被福建省卫生厅评为福建省优秀护理工作者。

8月,黄建章研制成应用于临床治疗感冒头痛、哮喘、胆道蛔虫病等取得独特疗效的子午流注转盘及子午流柱钟,被选送北京参加中国针灸器械展览会展出。

内分泌科开展放敏法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开始进行甲状腺疾病西药治疗规范治疗。并对甲状腺疾病患者常规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药剂科建立人员、人事、健康档案。

医院职工参与的南安卫生代表队获泉州市卫生系统第一届“健康杯”篮球赛第一名。

 

1985年

1月,苏文举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调入医院,成为医院第一位神经内科专业医生

4月,柯双溪任县医院副院长。

5月19日,中国共产党南安县委员会下发南委(85)综3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为在错反“地方主义”运动中受审查处理的人员彻底平反通知,洪伯祥获得彻底平反。

医院在泉州县级医院首次引进使用蓝光照射仪、新生儿保温箱、儿科抢救台。

医院首次组织全县学术交流活动,并邀请上海瑞金医院俞善昌教授讲授小儿补液疗法。

吴光烈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爱国华侨黄仲咸为医院捐资7.5万元购置丰田救护车1辆。

医院将护理部总护士长职务称谓更改为护理部主任。

检验科搬迁到印华楼二楼,设立血库,划分为3个区:采血室、交叉配血室和贮血室。

儿科设立NICU。

 

1986年

爱国华侨黄仲咸为南安县医院捐资50万元,建成面积2 980平方米的印华楼1座。

泉州市卫生学校在南安县医院开设护士分校。

7月26日,泉州市针灸学会升格为泉州市一级学会,并成立第一届理事会,黄建章为副理事长。

12月,医院积极参与丝虫病防治工作,实现全南安县范围内基本消灭丝虫病的卫生目标。

医院实际开放床位250张,床位使用率88%,平均住院日数为4.5天,年床位周转次数为60次,病死率为0.6%,日均出院36.8人,日均门诊307人次,日均急诊18人次。

全年业务收入116.9万元,业务支出137.6万元,门诊每人次平均收费3.85元,住院每床日平均收费6.99元。

 

1987年

医院开展创建文明医院活动,被列入福建省“三分之一县”的卫生事业建设。

郭月河、吴乌霞获得福建省优秀护士称号。

妇产科住院部搬迁到印华楼三楼,门诊设立在印华楼二楼。

7月,医院购置日本东芝B超机和GE200PRO黑白B超机

B超室森于令潮楼一楼组建开展腹腔脏器检查。

医院200毫安X光机,利用率86%,300毫安X光机利用率40%,脑电图机利用率15%

 

 

1988年

手术室配备第一台循环紧闭型麻醉机。

妇产科开展曼氏手术、引产后清宫术、大月份钳夹术、水囊引产术、利凡诺羊膜腔内、外注射引产术,添置宫腔镜,请专家指导诊断性宫腔镜检查及恶性肿瘤手术。

医院建造制剂室用楼1座。

医院配齐空气消毒及达标的现代制剂设备。

医院周建宣等总结水针疗法的临床经验,其论文《阿是穴水针疗法治疗上腹部疼痛100例》发表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7)。

年底,县医院内科分成为内一和内二科。

全院人员284人,其中卫技人员218人

医院开始实行院长负责制的改革

11月,梁子锦任医院院长,洪文迈任副院长。

12月,泉州市针灸学会举行换届选举,成立第二届理事会,黄建章为名誉副理事长。

医院设立仪检科,包含超声科、内镜室、心电图室、病理科、高压氧室、体外碎石室。

 

1989年

医院在泉州县级医院首次引进使用一次性无菌静脉输液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

5月,杨纯获福建省优秀护士称号。

五官科引进常用临床器械,如裂隙灯,验光仪等检查器械,开展近视、弱视,配镜治疗。

医院利用门诊部闲置房间与新加坡香港客商合资建立福建柳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以头痛丸、胃散为的中药系列制剂。

12月29日,外科副主任医师洪志源参加中国第8批、首次泉州市11名医护人员为主组成的援助非洲塞内加尔医疗队,前往塞内加尔国距离该国首都400公里的齐甘绍而市卫生中心肃静医院工作。

吴光烈1980-1984年应用自拟田蛙麦冬橄榄汤治疗小儿夏季热40例,1983-1987年,应用自拟生姜鸡肉治疗妊娠恶阻205例,有效率达97%,治验均为《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文汇出版社,1989)收编。

 

1990年

医院于令潮楼一楼设立内镜室

7月,医院购置纤维胃镜和纤维结肠镜开展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检查。

10月,印尼华侨赵令潮携李碧霞伉俪为南安市医院捐资69万元,建成建筑面积2 490平方米、楼高18、地上7层楼的令潮楼1座。

呼吸内科开展胸穿、腹穿等技术操作。

医院吴盛荣应用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45例。

 

1991年

梁子锦荣获泉州市劳动模范称号。

10月1日,援助塞内加尔医生洪志源被塞内加尔总统迪乌夫授予“国家级狮子勋章骑士勋位”。

医院在病房楼1楼筹建高压氧室,印尼华侨林华昌、戴德胜为南安县医院捐赠10万元购进高压氧舱(5人小空高压氧舱),投入高压氧室使用。

医院吴盛荣应用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45例,撰写该项目科研论文获时珍杯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三等奖1985年以来应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妇科疾病,该治验获中国农村中医药优秀学术论文奖。

妇产科开展葡萄胎预防性化疗及恶性肿瘤化疗。

整形外科由苏振民等医生开展唇裂、腭裂修复、植皮、转移皮瓣、抽脂减肥、颌面骨骨折整复外固定等整形手术。

医院购买国产病理切片机、显微镜等,开展病理组织学、细胞学检查。

12月24日,医院由放射科黄水龙首次成功开展碘油腰椎管造影。

 

1992年

1月23日,福建省卫生厅厅长计克良泉州市卫生局局长范金阶泉州市卫生局副局长黄皓春南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深水,南安县卫生局局长尤祖基等领导视察医院

医院撤销与外商合资开办的福建柳城制药有限公司。

医院荣获全国卫生产业先进单位称号。

麻醉科从手术室独立出来,麻醉师增至6人,手术室护士增至7人。

五官科开展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及虹膜周切术等。

妇产科开展孕妇乙肝血清学检查,并对孕妇及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高效价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途径。

妇产科成功抢救产前子痫及产后子痫病例。

爱国华侨黄仲咸携戴子媛伉俪捐资117.5万元为南安县医院捐建建筑面积3 830平方米念慈楼1座,另捐资26.8万元添置电梯1部。

旅居新加坡爱国侨胞陈水俊为南安县医院捐资103万元,建成建筑面积2 335平方米、楼高18、地上7层楼的宏安楼1座。陈水俊另捐赠43万元为南安县医院添置纤维胃镜及麻醉监护装置。

医院自筹资金建病房楼1座,急诊科用楼1座、制剂室用楼1座,并配齐空气消毒及达标的现代制剂设备。医院集资购核磁共振1台。

外科开展脑挫伤出血,开脑手术治疗。

医院成为推广使用一次性静脉注射用品的首家泉州市县级医院。

 

1993年

梁子锦院长参与研制开发的“一次性无菌产科包”和“婴儿保健睡袋”在全国第二届保健品、营养品博览会上分获“百寿金奖”和“百寿奖”。

4月,梁子锦获得1992年度全国县级医院优秀院长荣誉称号。

4月24日,泉州市计划委员会、泉州市卫生局批准医院新增编制床位50张,以缓解床位紧张问题。

骨科专业治疗组在外一科成立。

5月1日,手术室、麻醉科搬迁至念慈楼6楼,手术间增至5间。

5月,大外科分区组编,分成外一科、外二科,骨科与普外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共同组成外一科,肿瘤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组成外二科。

10月,梁子锦院长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荣誉。

10月16日,医院改名南安市医院。

团支部升格为团总支,改名为“共青团南安市医院总支委员会”。

妇产科住院部迁址念慈楼四楼,设病床50张,开设产房、待产室、产前检查室、婴儿室、洗婴室、设妇检室、更衣室、治疗室、宣教室。

儿科分儿一科、儿二科,分别由刘祯定、陈清清任科主任。

医院设立磁共振室。

 

1994年

医院购置第一台东亚800全自动两分类血球分析仪。

医院开始开展三基培训活动

医院开展神经外科专业治疗工作。

6-8月,医院陈清清医生首次发现南安市有恙虫病流行,并经病原学证实南安市为恙虫病疫源地。

医院洪志源医生参加的中国第8批援助非洲塞加内尔医疗队,被卫生部评为先进医疗队并受到表彰。

影像科开始进行明室透视

 

1995年

手术室、麻醉科添置第一台508多功能生命监测仪、2台威力电刀。

旅居印度尼西亚爱国侨胞黄正泉、黄仲伍、黄瑞泉、梁才聘捐资40万元为南安市医院购置500毫安X光机1台,香港爱国华侨雷学金捐资40万元购置医疗设备。

医院成立全院护理质控管理委员会。

医院输血器材开始使用一次性血袋和一次性使用无菌输血器。

9月,医院通过卫生部评审,被授予“爱婴医院”授予妇产科爱婴科室”。

9月,中医科获得福建省模范职工小家荣誉称号。

11月,梁子锦被评为南安市优秀拔尖人才。

12月18日,医院被福建省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医院联合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泉州市第一医院举办内科学术活动。

工会被泉州市总工会授予“先进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1996年

医院人员增至348人,其中高级职称者8人,中级职称者63人。开放病床400张,设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11个、行政科室6个。

3月,柯双溪任党支部书记。

6月,医院设置电脑中心。

6月,医院设立CT室。

医院成立护理技术操作示教室。

医院开始开展献血者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感染四项筛查。

检验科购置第一台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产),逐步实现生化分析自动化。

 

1997年

1月,内一科成立神经内科诊疗小组,林华渊副主任医师任神经内科诊疗小组主任。

麻醉科添置现代德尔格麻醉机4台。

4月,手术室被共青团泉州市委卫生局授予“市青年文明号”称号。

医院对制剂室进行升级改造,新建建筑面积1 200平方米医院制剂大楼1座,完善药检设备。

药剂科由医院的医技科室提升为医院的行政职能科室,新增药剂科办公室、中西药库。

11月,医院党支部书记柯双溪兼任南安市医院院长,苏文举、叶立民、陈春雷任南安市医院副院长。

医院全年门诊16 3718人次,收治住院1 1360人次

病案室建立病案管理制度及统计项目。

工会被泉州市总工会授予“先进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1998年

1月南安市医院骨科专业治疗组从外一科分出来,由叶立民组建,在全省县级医院中率先成立独立科室,设为外三科(骨科),并作为南安市医院示范科室。

骨科被共青团泉州市委员会授予“青年文明号”。

2月,医院被确定为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伤员救治定点医院。

7月,医院成立ICU病房

康复医学科中医骨伤科独立出来,设有康复门诊、针灸治疗室,未设病房,隶属于门诊部,有医师3名。

护理部形成护理部主任→科护士→护士长三级负责制的护理管理体系。

医院增设医院便民药房(第二药房)、政工科。

医院开展“120”急救行动。

医院设立输血科(血库),归属检验科管理。

医院购进美国贝克曼X-9型全自动大生化仪、ACL-200血凝仪,全自动电脑验光仪、全自动三分类白球计数仪、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

医院购进血液透析仪,填补医院血液透析治疗技术的空白。

医院购进彩色B超、电子胃镜、高压注射器。

9月18日,市医院参加泉州市卫生局二级甲等医院评审。

医院在福建省县级医院率先使用病案首页系统(福建实达公司的信息系统),实现病案信息化管理。

 

1999年

2月9日,南安市医院通过泉州市医院评审委员审议,被授予“二级甲等医院”。

3月,梁子锦被评为南安市优秀拔尖人才。

手术室、麻醉科添置太空监护仪5台。

8月,南安市医院手术室被共青团福建省省委、省卫生厅授予“省青年文明号”称号。

外二科陈思潮医生率先在南安市开展DSA下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医院成立南安市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于药剂科。

工会组织医院职工为台湾地震灾区募捐。

 

2000年

1月,陈民理任医院党支部副书记。

总务科抽调人员成立院基建办,隶属总务科。

妇产科开展下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

外二科开展前列腺电切术。

医院购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贝克曼ACCESS1),实现免疫分析自动化检测。

医院购置意大利MECALL数字透视机,开展肝胆、肺部介入治疗术,食道支架置入术及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等。

 

2001年

1月1日,南安市医院成立医保科。

3月,爱国华侨陈水俊携李燕秀伉俪为南安市医院共捐资150万元协建俊秀大厦。

7月,南安市医院院长柯双溪经国务院批准为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9月8日,南安市医院与上海华山医院建立联合医疗中心,并作为南安市培训专业医务人员的基地。

内一科黄建洲医生成功诊治1例广州圆线虫颅内感染病例,在福建省内属诊治成功的第二例。

 

2002年

2月盛上典任南安市医院副院长。

4月,南安市医院被确定为泉州市慈善总会、香港泉州慈善促进总会,慈善门诊定点单位。

7月,洪本来任市医院党支部书记。

8月,黄奕铁任市医院副院长。

在泉州市县级医院成功开展首例心脏介入治疗(安装心内永久起搏器),在全省县()级医院属第四家。

许伟瑾荣获福建省劳动模范称号。

外二科率先在泉州地区开展PICC术(经贵要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

骨科开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印尼南安公会会长、金淘籍旅居印度尼西亚爱国侨胞谢瑞成捐资30万元,为南安市医院协建建筑面积980平方米、建筑高度18.5、地上5层楼的持进楼1座。

12月3日,南安市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奠基。

医院使用新的病案首页系统,与计算机中心联网。

深圳南安企业家协会为医院捐资36万购置丰田救护车一部。

 

2003年

3月,陈民理获南安市政府颁发“优秀拔尖人才”称号。

妇产科开展妇科恶性肿瘤腹腔化疗,门诊开展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技术。

医院开始建设十七层综合病房大楼。

外二科蔡华新医生率先在南安市开展食管支架置入术、食管扩张术。

5月,医院撤销制剂室。

6月,医院建成建筑面积9 096.8平方米、楼高40.3米、地上10层楼、地下1层楼的俊秀大厦(120急救中心大楼

6月,爱国华侨陈水俊携李燕秀伉俪为南安市医院捐资50万元协建俊秀大厦。

10月,爱国华侨陈水俊出资20万元为南安市医院购置帕萨特公务车。

南安市医院团总支换届选举,设立内科团支部、外科团支部、仪检科团支部3个团支部。

医院设立预防保健科。

医院在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设立非典办公室,在传染科设立非典型肺炎隔离观察病房,并设立发热门诊。

呼吸内科开展经皮穿刺活检、经皮穿刺胸膜活检、胸膜切开闭式引流、纤支气管镜检查有创、无创呼吸机使用。

 

2004年

5月,许伟瑾荣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8月,爱国华侨陈水俊捐资人民币150万元,协建综合病房大楼。

8月,高压氧室迁至旧氧舱对侧,氧舱改为6人空气加压舱。

10月,医院设立体检中心。

12月,爱国华侨陈水俊捐资人民币100万元,协建综合病房大楼。

护理部获得省级“巾帼文明示范岗位”荣誉称号。

院感办获得省级“巾帼文明示范岗位”荣誉称号。

外二科被福建省总工会评委福建省优秀职工小家。

陈清美被泉州市委市政府评为“防治非典先进个人”。

 

2005年

4月1日,医院衣物洗涤由此前的依靠洗衣组转为引进外包洗涤公司,对全院衣物洗涤进行消毒漂洗,正式走上服务社会化。

4月,爱国华侨陈水俊捐资人民币50万元,协建综合病房大楼。

8月,内分泌科梁辉团在医院开展甲状腺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Graves病及持续静脉推注小剂量胰岛素抢救糖尿病高血糖患者。

8月,医院库房物资管理系统正式上线。

内一科黄建洲医生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医院十七层综合病房大楼竣工。

护理部获得省级“巾帼文明示范岗位”荣誉称号。

院感办获得省级“巾帼文明示范岗位”荣誉称号。

医院ICU病房被南安市委宣传部授予“青年文明岗”称号。

内二科被福建省总工会评委福建省优秀职工小家。

 

2006年

传染科被评为“泉州市新长征突击队”。

2月,戴端平获得2005年度福建省农村卫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五官科申购鼻内窥镜设备,并由洪泽生带领科室成员开展鼻息肉、鼻窦炎及鼻中隔偏曲等鼻内镜一系列手术。

妇产科独立完成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医院设立质控科。

11月,爱国华侨陈水俊捐资人民币100万元,协建综合病房大楼。

11月,爱国华侨谢瑞成为南安市医院捐资9.92万元购置持进楼医疗设备。

 

2007年

1月,陈民理获南安市政府颁发“优秀拔尖人才”称号。

3月14日,周建宣任南安市医院院长。

3月19日,“院长办公会”工作制度建立并开始运作。

3月26日,“南安市医院行政总值班制度”建立并开始运作。

3月28日,中共南安市医院支部委员会完成换届选举

4月,建筑面积24 100平方米、建筑高度68、地上17层的俊秀大楼,即10号楼竣工。

4月27日,医院开展创建“平安和谐医院”活动。

5月15日,《南安市医院信息》创刊,以纸板文字形式报道医院工作动态。

5月26日,泉州市卫生局蔡丽静局长在南安市政府陈巧英副市长、南安市卫生局林意志局长的陪同下,到我院指导医疗卫生工作。

5月30日,戴端平获南安市“劳动模范”称号。

6月13日,南安市卫生系统预防职务犯罪法律讲座在医院举办。

6月17日,陈民理在中共南安市宣传系统委员会“好党课”竞赛活动中被评为“十佳好党课”,获“二等奖”表彰。

6月26日,洪黎清、李树荣、郭文若、黄明江、江源等5位成员在泉州市卫生局的统一召集下分赴安溪、永春和南平邵武等3家山区卫生院,进行为期1年的帮扶工作。

7月,陈民理任医院党支部书记。

7月3日,泉州市委常委、南安市委书记骆国清在市委副书记曾焕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夏丽清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梁炳辉等市领导的陪同下,到院进行工作指导与调研。

7月11日,福建省卫生厅管理年督导组莅临院开展督导工作。

7月14日,南安市溪美实业家郑开苏捐赠病房大楼装修费用100万元。

7月15日,医院成立等级办,具体负责医院等级复核评审迎检各项工作。

9月,医院成立临床护理带教管理组。

9月21日,医院捐资2万元支持英都镇坂头村发展建设。

10月,医院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骨科在泉州县级医院率先开展重度骨质疏松症脊柱骨折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VP和PKP)等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非血管性介入技术,及股骨近端脆性骨折PFNA内固定术,利用QCT测量骨密度技术,在全国率先开展脊椎内固定目标椎体骨密度测定。

医院完成病房大楼网络布线。

                

2008年

1月17日,陈荣法市长在申请病房大楼专项补助书面报告上签署意见,同意拨款500万元专项支持。

2月21日,泉州市第一医院院长庄建良、台湾医用专门建筑师张释之应邀来院视察与协商综合病房大楼的功能设定。

2月30日,《南安市医院诊疗常规》编印成册。

3月30日,医院完成福建省卫生厅平安医院迎检、省级文明城市迎检。

5月,医院落实手足口病防治各项工作。

5月15日,医院举行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活动,共捐款38 812元人民币。

5月17日,医院组织选派医生、护士、院感人员参加福建省赶赴地震灾区医疗救护队预备队。

6月16日,院党支部114位党员共交纳“特殊党费”21 650元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

7月1日,医院成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窗口。

9月,戴端平任医院副院长。

9月26日,医院落实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专项筛查和救治工作。在近一个月时间内,共免费接诊“问题奶粉事件”2 000多人次,医院垫付数十万元诊治费用。

9月30日,医院经南安市卫生局通报表扬,获“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干预项目”先进单位表彰。

10月,体检中心办公地址迁至120大楼四楼,更名为健康体检部。

10月9日,泉州市潘燕燕副市长带领泉州市农筹医卫保障部部长、泉州市卫生局局长蔡丽静等泉州市领导莅临医院检查督导农运会卫生医疗保障工作准备情况。

10月30日,医院迎接福建省、泉州市2008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目标考核工作。

12月9日-11日,医院接受考核组为期3天的二甲综合医院考核评审活动。

12月17日,医院“南安市公安局溪美派出所市医院执勤点”正式挂牌成立。

药剂科下设抗菌药物管理委员会、临床药学室及教研室。

医院成立科教信息科及继续教育领导小组。

ICU病房被泉州市总工会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

医院组建手足口病隔离病房,共治疗手足口病患者100余例。

 

2009年

爱国华侨谢瑞成为医院捐赠金龙救护车1辆。

1月19日,市医院举办“南安市医院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职工迎新春文娱晚会”。

2月10日,振兴中华教育基金会陈水俊为医院捐资24.96万元购置医用车辆。

3月11日,医院迎接福建省第二届(2006-2008年度)文明城市总评实地考察。

4月10日,医院迎接福建省政府为期1年的“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两非”)的专项治理工作。

4月26日,儿科设立小儿哮喘专科门诊和皮肤点刺试验。

5月,医院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5月,陈莲荣获福建省优秀护士称号。

5月30日,医院被授予南安市2008年度医保工作“先进单位”第一名,黄奕铁被授予“先进个人”称号。

7月15日,医院为帮扶霞美镇梧坑村项目提供2万元的帮扶资金,并负责指导培训乡村医生。

8月7日,医院接受福建省医院安全生产工作检查组对医院安全生产工作检查

9月2日,医院制订《南安市医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制定院内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流程。

10月15日,医院成立医疗纠纷调解室。

10月,16层综合病房大楼(10号楼)正式投入运行。

12月,内一科与内二科重新组建,成立八病区(神经内科业和内分泌科)。

12月,内科2个病区、五官科病区、儿科病区、中医科病区等临床科室迁入综合病房大楼,共设有编制床位600张。

医院引进纳龙的PACS系统。

医院开展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医院开始翔云卫生院、九都卫生院开展帮扶工作。

 

2010年

2月,医院向省卫生厅递交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评审申报,代表闽南地区被省卫生厅列为福建省2010年度4家参评单位之一。

4月24日,医院邀请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呼吸科曾奕明主任进行哮喘和COPD知识学习讲座。

4月28日,医院举行玉树地震捐款赈灾活动,共募得12 072元捐款。

骨科获得福建省工人先锋号及泉州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4月,医院后勤开始依靠服务社会化

6月10日,医院挂牌成为“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医院”。

7月9日,医院制定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实施方案。

9月,健康体检部被福建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10月,黄少明任医院党支部副书记,中共南安市卫生系统党委会纪检组委员。

10月,医院实现病人就诊一卡通。

10月15日,医院制订《南安市医院临床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与参加学术会议的有关规定(试行)》。

11月,林春蓉获得福建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11月6日,南安市人民政府陈荣法市长拨专款300万元支持医院影像中心的建设及DR、CR的配置。

12月23日,医院承担的科技计划项目《心血管病临床决策研究》通过南安市科技局验收。

12月26日,医院制定《南安市医院岗位设置与聘用暂行办法》。

妇产科成功抢救急性子宫内翻失血性休克病例。

十一病区开展恶性肿瘤的生物靶向治疗。

医院成立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对全院一类医疗技术进行整理形成目录。

护理部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成立“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工会被泉州市总工会授予“先进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2011年

1月10日,医院CR、DR正式启动运行

1月19日,医院接受福建省卫生厅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现场评审。

2月28日,医院被南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局联合表彰为2010年度南安市ADR监测工作先进单位。

3月1日,医院被南安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指挥部授予“卫生达标单位”。

4月6日,医院正式被省卫生厅确认“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资格,并授予等级牌匾。

4月7日,医院接受卫生部检查组对医院麻风病治疗工作的实地考评。

5月8日,医院捐赠罗东中心卫生院10套ABS病床,总价值2.5万元。

5月25日,医院承接省委、省政府南安“五大战役”拉练检查、评比、巡视活动的医疗保障任务。

5月27日,医院接受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对临床教学医院评审验收。

上半年,医院耗资100万余元购进腹腔镜器械及超声刀,同年6月微创外科团队完成医院第一例“腔镜胆道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6月1日,支部委员会被中共南安市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6月3日,医院开展无烟医院创建活动。

7月11日,医院开设二次补偿专项服务窗口,服务农民5 313人,补偿金额251.33万元。

7月18日,泉州市中心血站南安市医院献血屋正式投入运行。

7月,医院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管理机构。

9月,医院完成与泉州市居民健康档案系统的对接。

9月5日,陈清美《一种方便观察输液液滴的观察器》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

11月,叶立民用于髌骨骨折的即筒式张力带加压固定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11月11日,印尼艺成慈善基金会主席杨勇辉等一行实地参观南安市医院医院医疗环境,协议注资100万元人民币作为南安市医院人才培养基金。

11月28日,医院完成医院职工活动中心的改造施工建设任务,并投入运行。

12月10日,医院承办南安市医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市医院周建宣当选为理事长,陈民理当选为常务副理事长,叶立民、黄奕铁、戴端平当选为副理事长。

12月,周建宣医学学术、临床感悟、医院管理论文选集──《医海心路》由厦门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12月25日,医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被授予“2010-2011年度医疗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奖”。

妇产科成功抢救产后失血休克并发DIC及晚孕重度胎盘早剥并发DIC病例。

 

2012年

1月,周庆良发明“一种降温帽”获国家发明专利。

2月29日,医院接受省卫生厅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评审组对医院申报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非直属附属医院开展实地评审。 

3月13日,医院开展安全生产拉网式大排查大整治。

4月,厦门大学出版社编印的周建宣院长医学学术、临床感悟、医院管理论文选集──《医海心路》正式出版发行。

4月20日,医院完成南安市医疗卫生单位医务人员临床岗位技能竞赛承办任务。

5月8日,医院接受省卫生厅督导组对医院作为福建省卫生厅认定的全科医学临床及社区培训基地建设情况的视察和督导 

5月11日,成立南安市护理学会,郑佩璇主任当选为第一届理事长。

5月28日,医院被认定泉州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非直属附属医院。

611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考察团一行由杨银学院长带队,莅临医院考察医疗卫生工作开展情况。

615日,厦门医学会心脏介入学分会一行16人,在厦门市第一医院李卫华院长带领下,莅临医院举行学术交流活动。

6月,叶立民发明“用于髌骨骨折的拉索加压空筒套”及“加压固定装置及全椎体多点位骨水泥注射针及该注射针用的弹性导管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6月,医院首次通过竞聘上岗产生十病区护士长吴阿凡。

7月21日,医院承办2012年南安市公开招聘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技能测试。

8月,医院被省卫生厅确定为艾滋病免费治疗定点医院,负责辖区内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

9月,陈清美发明“一种方便观察输液液滴的观察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9月20日,医院接受泉州市卫监所、泉州市疾控中心及部分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成员对医院开展卫生应急工作的综合督查。

10月24日,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黄涤岩及常务理事黄湘江、秘书长林再发、副秘书长刘清莹等一行,莅临医院视察医院建设情况。

10月25日,十二病区(骨科)成功为1名股骨颈骨折的百岁老人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10月27日,医院承办泉州市创伤骨科新进展学习班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周殿阁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骨科姚学东主任等进行专题讲座

11月21日,福建省卫生厅组织对医院2012年妇幼卫生监测和年报质控工作督查。

11月,医院成为南安市红十字志愿工作者协会理事单位。

11月,医院中层以上干部集中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精神。

12月6日,医院接受省卫生厅组织评价检查组开展的2012年公立医院评价。

12月15日,南安市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医院举办。

12月18日,医院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网、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评为横断面调查先进单位

柯秀玲获得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先进个人”、福建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先进个人”。

医院成为福建省医学类毕业生规范化培训内科基地。

妇产科成功抢救晚孕疤痕子宫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重度子痫前期剖宫术后并发急性左心衰病例。

医院开设骨科门诊。骨科住院部独立开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人工关节翻修术。

医院增加急诊药房门诊药房,开设药品咨询窗口及离退休干部、军人优先窗口,同年,在门诊药房设立艾滋病门诊窗口。

医院被确定为福建省卫生厅全科医师培训基地。

医院购置西门子新一代Definition64CT,开展全身血管造影、冠脉造影、肋骨、颅面骨等三维重建技术。

 

2013年

1月22日,医院举办2012年度印尼艺成慈善基金会人才培养专项基金颁发仪式。

2月28日,医院与福建省肿瘤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

417日,南安市政府张小红副市长在卫生局林意志局长、林清楚副局长的陪同下,莅临医院进行现场督导检查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

5月2日,医院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全员培训活动。

5月15日,医院启动新院区建设项目,设项目办于南安市卫计局。

5月21日,福建省卫生厅副厅长阮诗玮率队莅临医院调研卫生建设项目情况。

8月26日,南安人民王春金市长带领政府办、财政局、卫生局、人社局、医改办等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莅临医院调研暨讨论研究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市医院建设有关事宜。

8月28日-31日,医院承办2013年基层医护人员“三基”培训。

9月12日,市公务员局和市卫生局为医院15位高级人才发放证书。

9月25日,院党支部委员会完成换届选举,黄少明任党支部副书记,主持工作,并当选为中共南安市委卫生党委第二届委员会纪检委员。

10月,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联合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

11月21日,医院接受省卫生厅评价检查组开展的2013年度公立医院评价。

11月27日叶立民研发出“全椎体多点位骨水泥注射针”得发明专利授权。

医院开设艾滋病专科门诊。

医院被福建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评为横断面调查先进单位。

医院通过福建省卫生厅内科、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项目评审。

妇产科成为县级产科危急重症网络转诊单位,承担全南安市产科危急重症转诊及会诊抢救工作。

 

2014年

上半年,医院收治H7N9禽流感病例。

医院获得福建中医药大学校外实践基地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月,洪黎清、黄晓东任医院副院长,洪云峰任党支部副书记。

1月4日,医院举行“福建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授牌仪式。

1月14日,医院举行省肿瘤医院对口支援南安市医院捐赠仪式,获10万元帮扶资金。

2月,医院被福建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评为2013年度福建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先进单位。柯秀玲被评为2013年度福建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先进个人。

3月,陈清美发明“自动报警及中断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3月,康复科、内分泌科独立出来组成十六病区。

3月19日,医院选派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江彬参加泉州市医疗卫生系统第六批医疗援疆队伍,于21日赴新疆昌吉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支援服务。

3月20日,洪黎清副院长和黄晓东副院长带领医疗服务队,前往码头镇南冬村开展义诊活动,并为当地群众赠送上千元日常用药。

3月26日,陈清美《一种用于输液装置的自动报警及中断装置》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

5月10日,医院代表队获2014年泉州市护理岗位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李春红获县级单位组个人第三名。

6月,院党支部委员会被南安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7月,福建省级文明城市测评组莅临医院检查卫生工作。

8月,南安市人民政府王春金市长带队到我院检查征兵体检复检工作

8月6日,南安市人大主任黄永俊、副主任林建辉、市政府副市长李清安等南安市领导莅临医院检查市政府201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南安市120急救中心网络指挥系统设备更新项目。

9月18日,医院与福建省肿瘤医院在罗东蔡厝村联合开展2014年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义诊活动。

9月,周建宣院长主编的《健康管理一册通》第一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10月,妇产科创建危重症孕产妇监护救治网络建设单位。

11月,医院完成全院团员青年数字团建工作,与全省联网。

11月22日,医院代表队获泉州市急诊急救岗位职工技能竞赛三级医院组团体二等奖,陈猛获三级医院组个人全能第一名。

12月2日,医院获福建中医药大学2013-2014年度实践教学基地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2月12日,新院区项目经南安市发展和改革局立项批复。

12月28日,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培训班医院举行。

12月,医院绩效管理系统上线。

医院引进易联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子病历,在全院临床科室全面使用。

医院帮扶对象改为翔云卫生院、英都中心卫生院、仑苍卫生院、柳城社区服务中心,并形成松散型医联体。

医院于印华楼一楼门诊部大厅成立门诊服务中心

 

2015年

1月22日,医院通过泉州市卫计委对爱婴医院复核验收。

1月,第二药房增设特殊病种及便民门诊。

2月,援疆医生张江彬副主任获昌吉州委、州政府颁发2014年度援疆工作先进个人,其《关于昌吉市临床医疗发展的建议》获泉州市援疆前方分指挥部“为昌吉市经济社会发展献一策”活动三等奖。

3月,医院OA系统上线。

3月,妇产科分为三、四病区护理组。

4月14日,南安市卫生工作调研活动座谈会在医院举行,南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文福,南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小红等市领导参加座谈会。

4月24日,儿科医疗队前往南安市儿童福利院开展助残爱心义诊活动。

6月30日,医院组织外科、内科、骨科、皮肤科等学科医疗专家到军营开展健康义诊活动。

7月4日,陈清美《一种全玻璃密封药瓶的自动开启装置》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

7月4日-5日,医院与南安市医学会承办2015年泉州市放射学术会议暨厦漳泉疑难病研讨会。

8月11日,接受泉州市卫计委督查组关于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督导检查工作

8月12日,医院接受由南安市人大主任黄永俊等市领导组成的市人大视察组市政府201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南安市医院血透净化中心的检查工作

9月15日,福建省卫计第二督查组医院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

9月16日,陈猛参加福建省第六批援疆医疗队赴新疆履职。

11月26日,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督查组莅临医院复核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

12月11日,感染性疾病科《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艾滋病1例》获《中华肝脏病杂志》全国优秀病例分享奖。

12月16日,医院被评为2015年度福建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先进单位。

12月18日,医院工会第九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南安市医院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聘任管理办法》。

12月,医院开通血管通道护理门诊。

12月30日,医院承办南安市卫计系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报告会。

医院被福建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评为横断面调查先进单位。

 

2016年

1月,福建省文明委测评组莅临医院指导文明医院创建工作

1月南安市卫计系统“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推进会在医院举行

1月,医院正式启动专家门诊工作。

1月,微创外科从外一科独立出来,成立十八病区。

1月6日,由南安慈善总会主持,周建宣院长和黄奕铁副院长拜访九牧集团,感谢九牧集团捐赠上百万元新洁具,并送去“热心医疗卫生事业”牌匾。

1月,1.5T超导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投入使用。

3月11日,南安市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工作培训会议在院举行

3月23日,医院举行南安市白内障慈善复明基地挂牌仪式。

3月26日,医院整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三保合一。

4月,印尼艺成慈善基金会主席杨勇辉为南安市医院捐资38万元添置车辆1部。

4月,医院重新编排和整理门诊就诊手册,将院徽、院训、专家门诊排班表及便民举措写入门诊手册内。

4月28日,福建省卫生监督所调研组到院开展《医疗机构标志》和《麻醉记录单》标准跟踪评价调查。

5月,周建宣主编的《健康管理一册通》第二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5月,医院开设再生育及再通术门诊,并增设咨询服务热线及健康宣教室。6月,医院被授予“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同网络成员单位”称号。

6月,医院远程会诊系统上线。

6月8日,医院通过泉州市卫计委检查组对市级爱婴医院复核检查。

7月,党支部黄少明副书记当选为南安市卫生计划生育系统纪律委员会委员。

9月9日,医院在南安市人民大会堂门口参加市卫计局“服务百姓健康”大型义诊活动。

9月,医院投入到防抗“莫兰蒂”台风工作中,建立生命救护绿色通道,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赴洪濑“莫兰蒂”台风灾区进行卫生防疫工作。

9月21日,医院全院干部职工为“莫兰蒂”台风灾后重建捐款50475元。

11月16日,医院7个科研项目获2016年度南安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12月5日,黄奕铁任医院院长。

12月14日,医院通过省卫计委组织的考评检查组进行的2016年度三级医院评价现场检查。

12月28日,医院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网、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评为横断面调查先进单位。

12月28日,医院承办南安市医学会第八届理事会换届选举大会,会议选举黄奕铁为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戴端平、黄晓东、洪云峰等人当选副理事长,陈贤庆当选秘书长。

12月29日,洪黎清任医院党支部书记。

12月31日,健康南安发展促进会成立大会举行,周建宣院长当选首届理事会会长。

12月,医院顺利完成2017年高招体检任务。

12月,医院医院被评为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2016年度实践教学基地先进集体王炳理获福建中医药大学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医院与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组成医联体,与厦门市儿童医院结成区域医联体。

医院荣获2015年度福建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先进单位柯秀玲获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先进个人”。

医院开设呼吸科专家门诊。

 

2017年

1月7日,医院被授予“孟超云医院”,黃奕铁院长被吴孟超院士授予“孟超云医院南安市医院院长”聘书。

1月,医院设置自助预约机,提供自助预约、充值、结算等服务

3月,医院成立提升医疗服务行动攻坚领导小组。

3月,成立医院优质服务委员会,下设医院服务中心。

3月29日,医院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签约启动“胸痛患者联合救治”合作协议。

4月,医院被确定为福建省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单位。

5月11日,孟超肝胆医院党委书记季建清带领专家队伍到医院商讨肝病医联体对接工作。

5月,医院上线中国医院考试系统。

5月12日,512国际护士节,医院领导班子慰问临床一线护士,并首次以科室为单位为护士送上节日蛋糕和鲜花。

5月,医院首次举办“十佳护士”评选活动,通过职业素养、科研情况等综合评定,最终评选出十名“2016年度十佳护士”

5月,十三病区顺利完成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术。

5月28日,医院承办南安市医学会2017年医院管理培训班。

6月,医院被泉州市卫计委、泉州市第一医院确定为泉州市胸痛中心联盟协作医院。

6月,医院成立以黄奕铁为组长的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筹备编辑院志、宣传片、画册和建设医院历史展览厅等内容。

6月,南安市医院志编辑小组投入工作。

6月,十一病区开展胸腔镜根治性左上肺叶切除术。

6月,医院成为泉州市胸痛中心联盟协作医院。

7月,医院被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胸痛中心总部授予“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单位”

6月,医院开始对外科楼进行整体装修升级改造。

7月,影像科开展数字化乳腺钼靶检查。

7月,医院血库系统上线。

9月,医院通过泉州市总工会对“泉州市先进职工之家”的复评。

9月,医院微信公众号平台及排队叫号系统上线。

9月,医院皮肤病专科被确定为福建省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黄少明主任任负责人。

9月14日,医院到柳城街道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义诊活动。

10月2日,2017年福建省医学康复与治疗技术学术研讨会暨泉医论坛在医院成功举办。

10月6日,泉州市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巡讲(南安站)在医院成功举办。

10月16日,医院在南安市率先开设疼痛门诊。

10月18日-24日,党支部组织全院党员干部收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盛况。

10月28日,医院召开关于落实国家卫计委满意度调查工作部署会议。同日,影像科成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专科医疗联合体理事单位

11月8日,医院接受驻省卫生计生委纪检组陈兆文组长等领导对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调研。

11月10日,农工党南安市医院支部在乐峰镇炉山村开展“第二十九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扶贫义诊赠药活动。

11月,医院成为福建省立医院疼痛专科联盟成员单位。

11月26日,七病区医生李祖福选送的病例《获得性长QT综合征一例》参加省级继续教育项目《2017年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学习班暨急诊危重症抢救学习班》优秀病例汇报竞赛获得三等奖。

12月6日,福建省卫计委专家组莅临医院开展三级医院评价现场评价督导。

12月,医院通过福建省卫计委与福建省教育厅专家评审组,对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非直属附属南安市医院和福建省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复评。

12月25日,医院组织参加南安市卫计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会。

12月28日,南安市公安局溪美派出所市医院警务室正式揭牌。